欢迎访问贝齿网!

贝齿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资讯医院 >2025年周鸿祎发文:360政企集团更名为360数字安

2025年周鸿祎发文:360政企集团更名为360数字安

发布时间:2025-07-08 10:06:21 资讯医院 114次 作者:贝齿网

前言

在数字文明浪潮奔涌的时代,科技企业的转型与进化从未如此迫切。当传统安全边界被打破,当新兴威胁层出不穷,唯有战略升级才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。2025年,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掷地有声地宣告:360将“握拳聚力”,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。从360政企集团的更名到“看见+处置”核心能力的确立,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,更关乎数字时代的安全与秩序。本文将深入剖析360的战略转型,解读其“企业三观”背后的深层逻辑,以及它在数字中国战略下的时代意义。


一、战略升级:从政企边界到数字安全全景

2025年,360集团宣布重大战略调整——360政企集团正式更名为360数字安全集团。这一更名并非简单的名称变动,而是360对自身定位的重新校准。在周鸿祎看来,数字文明时代的安全威胁已突破传统边界,单一领域的技术已无法应对复合型挑战。“看见+处置”成为360数字安全集团的核心能力模型,前者强调威胁的精准感知,后者聚焦快速响应与闭环治理。

这一战略的转变,源于对数字安全生态的深刻洞察。过去,政企安全市场相对割裂,厂商往往聚焦于特定场景,如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等。但如今,数据泄露、勒索软件、供应链攻击等新型威胁呈现出跨领域、跨层级的特性。360的“看见”能力涉及数据采集、行为分析、威胁情报等多个维度,而“处置”则涵盖应急响应、溯源打击、风险修复等全流程。通过打通这两个环节,360试图构建一个更完整的数字安全解决方案。

更名背后,是360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。2025年,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百万亿大关,但安全事件也随之激增。国家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(2025—2035年)》明确提出,要构建“网络综合治理体系”,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。360数字安全集团的定位,正是要填补这一市场空白,成为数字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。


二、“企业三观”:未来观、世界观和大局观

周鸿祎在内部信中提出360的“企业三观”,这一理念成为理解其战略转型的关键。未来观强调主动进化,他认为,在AI、区块链等技术驱动下,安全边界将持续模糊,企业必须跳出“被动防御”的思维定式。“未来三到五年,不主动转型的公司将无法匹配数字中国战略,面临市场的淘汰。”这句话掷地有声,道出了数字时代的生存法则。

世界观则聚焦全球视野。360的国际化步伐从未停止,但在数字安全领域,跨国协作尤为关键。周鸿祎指出,数据跨境流动、跨国威胁打击等议题,需要全球厂商共同应对。360数字安全集团将以此为基础,推动技术、标准与服务的全球化布局,例如联合国际安全组织建立威胁情报共享机制,或通过技术输出参与全球安全治理。

大局观则体现为对国家战略的深度绑定。2025年,中国正加速构建“新型数字基础设施”,而安全是其中的基石。360的战略升级,正是要成为这一进程的“护航者”。在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中,360可提供数据中心安全解决方案;在工业互联网领域,其威胁检测技术可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。周鸿祎强调,企业唯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,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力。


三、“看见+处置”:数字安全能力的核心突破

“看见”能力是360数字安全集团的战略基石。在2025年,传统安全设备已难以应对零日漏洞、APT攻击等高级威胁。360的“看见”依托三大技术支柱:

  1. 智能感知网络:通过AI驱动的异常流量分析,实时捕捉潜在威胁。
  2. 威胁情报矩阵:整合全球攻击样本、恶意软件库,实现威胁的快速溯源。
  3. 多源数据融合:打通日志、终端、云平台等数据孤岛,构建立体化监测体系。

以某省级政府数据泄露事件为例,360的智能感知网络在攻击发起后的3分钟内完成初步识别,而威胁情报矩阵则帮助应急团队确认攻击源头为某东南亚黑客组织。处置团队在1小时内完成漏洞封堵,避免数据持续泄露。这一案例充分证明,“看见”+“处置”的组合拳,能有效提升安全事件的响应效率。

处置能力则强调闭环治理。360的解决方案不仅限于技术工具,更包括应急响应、法律溯源、风险修复等全流程服务。针对勒索软件攻击,360可提供“三步法”:第一步,利用“数据脱敏恢复”技术止损;第二步,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勒索币支付链;第三步,配合执法机构打击攻击团伙。这种全场景覆盖的服务模式,正是360区别于传统安全厂商的核心优势。


四、数字中国战略下的机遇与挑战

2025年,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40%,但安全风险也随之几何级增长。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(2025—2035年)》提出,要构建“安全可信”的数字基础设施,这意味着安全厂商将迎来黄金十年。

机遇往往伴随挑战。第一,技术迭代加速。AI攻防、量子加密等前沿技术可能颠覆现有安全范式,厂商必须持续创新。第二,合规压力增大。随着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规的落地,企业对安全合规的需求日益迫切。第三,市场竞争加剧。华为、阿里、腾讯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安全领域,传统安全厂商面临转型压力。

面对这些挑战,360的“企业三观”提供了解决思路。未来观要求厂商保持技术敏感度,世界观推动全球合作,大局观则确保战略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。360可联合华为提供“云+边+端”一体化安全方案,或与跨国安全组织共建威胁情报平台。这种生态化布局,正是360在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之道。


五、安全,是数字文明的底座

从360政企集团的更名到“看见+处置”能力的确立,这场战略转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,更关乎数字文明的未来。在周鸿祎的“企业三观”指引下,360正从一个传统安全厂商,进化为数字治理的“生态共建者”。当数据成为核心资产,当网络空间成为国家战略博弈场,安全已不再是技术问题,而是生存问题。 360的变革,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回应。

数字中国建设将进入深水区,安全挑战只会更复杂。但正如周鸿祎所言,“唯有主动变革,才能赢得未来。” 而这场变革的序幕,已在中国数字安全的浪潮中悄然拉开。